概况索引

项目编号:10001063

基于创意管理理论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拔尖人才培养

成果完成人:向勇;邱章红

成果完成单位:北京大学


相关材料请点击下载

推荐表

成果总结

支撑材料


一、总体情况

“基于创意管理理论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拔尖人才培养”自2017年开展以来,开展了实践应用和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理论授课和知识教学方面,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组织、指导,体现出课程研讨式的教学特点,将创意思维的分析思考方法展现给学生,启迪学生的创意思维,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自主提问与自主探索的习惯。在案例研究方面,业界专家将当下最前沿的信息有效传达给学生的同时,要求学生根据理论授课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项目,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创意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工具,并对相应的项目实现了深度复盘,为自主的创意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意管理工作坊活动方面,学生们积极参与向上书堂读书会、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工作坊、向上文创游学等学术和实践活动。20175月、20185月、20195月和20216月,该人才培养连续四年组织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师生一起在北京、成都、宣汉开展社区文创和乡村艺术营造的工作坊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对实践的感知,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在创意项目实践方面,2014级元培学院曹林菁同学以课程成果参加了2017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创意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创意组决赛二等奖;2014级张瑜同学以课程成果荣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策划大赛铜奖、2020年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创青春·大学生文创项目展演”三等奖;2016级艺术学院张艺璇同学以课程成果荣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策划大赛决赛入围奖;2018级黄舜仪同学以课程成果荣获2020全国大学生艺术场馆振兴方案策划大赛优秀奖。

在创意策划与项目实践方面,2017-2021年,该人才培养模式4次在北京大学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燕南园51号院、1次线上(2020年)举行教学成果展示和项目路演。这使得本项目超越了一般课堂的项目概念策划和模拟演练,通过真实的文化创意项目策划与运营互动,接受消费市场和投资机构的考验,并在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建立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推动教学成果转化和创意项目落地。

二、成果简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提出要“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这为新文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成果简介:聚焦时代命题,构建三元协同

2017年以来,依托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必修课程“创意管理学”,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创新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建设,提高大学生运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应用型创新技能,参与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逐渐形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坚持涵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和乡土意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践行“生命体验”的创意与“知行合一”的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思路,遵循“乡土与城市、经典与前沿、理论与实践”融合培养的三大原则,以“溶、融、熔”为人才培养的逻辑原点和表现形式,形成“溶-Assimilation”、“融-Integration”、“熔-Melt”的三元协同式培养模式(简称AIM模式,见图1)。该人才培养模型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专家分享和创意工作坊等培养手段,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的三元协同创新能力,包括连接经典与前沿的知识迁移能力、融通乡土与城市的创意共生能力以及融合理论与实际的学术转化能力,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造-创意-创新-创业-创生”模式,并在四川省宣汉县设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乡村振兴创新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反响。

2)主要解决的问题:促进双向融合,理论实践并重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教材的核心作用、过分依靠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授,学生缺乏接触实践探索的机会,无法了解现实发展的前沿动态,由此带来知识视野局限、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重城市轻乡村等种种弊端。

基于创意管理理论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拔尖人才培养,积极面向乡村文化振兴专门人才的需求目标,努力推动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训练的提升与融合,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目标,促进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北京大学向勇教授率领团队依托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将复合型创新性创意管理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乡村文化创意为应用领域,创建乡创营地和乡土课堂,以乡创营造师为乡村文化创意专门人才,在乡村文化创意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开展实用性拔尖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图1 该人才培养三元协同式模式

三、教学方法

该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难以兼顾的教学问题,从理论、案例、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展开,引入前沿研究理念,引导学生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融会贯通。

图2 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第一,知识体系的理论教学,帮助学生奠定知识基础。讲授创意管理的视野与方法、创意管理的思维与技法、创意管理的价值与资本、创意故事开发、创意场景营造、创意产权运营、创意营销推广、创意组织领导等知识模块(教学内容详情请点此跳转)。

第二,前沿个案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探索。利用乡村文化创意领域的经典案例,通过业界人士的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究,使学生了解文化产业介入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及前沿趋势。

第三,乡土考现的方法教学,用实践丰富理论认识。将考古学(Archaeology)和民族志(Ethnography)两个学科方法的融合为考现学(Moderonology),以乡土当代生活为考察对象,旨在描述、记录和收藏与人们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器物、风物、仪式等等。组织学生以实地观察、跟踪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开展乡土考现,运用绘图、文字记录、摄影、录音、设计等不同记录方法及选取原则,让学生掌握田野调查日志的基本记录内容与写作方法,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制定创意策划方案,包括主题规划、分工指定、拍摄剪辑及最终呈现,最后完成创意作品。

第四,创意策划的实践教学,用理论推动实践发展。2017和2018年课程教学依据地方文化资源分布,组织学生分赴四川彭州、四川宣汉、山西临县、陕西西安和澳门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先后策划出“Barave Beauty巴丽芙时尚文创”“碛口枣娃原创IP开发”“游戏APP‘五陵少年’”和“‘溯回-船承’澳门文化全息体验园”等创意项目。2019和2020年课程教学围绕四川巴文化进行实操性的创意策划和运营探索,指导学生以“巴适慢生活”为主线,结合巴文化元素,挖掘巴文化基因,推动创意项目的实际落地,切实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经济状况,受到广泛关注。2021年课程教学以江西抚州临川文化为主题,学生们分别策划了“动漫网络剧‘临川戏梦’”“剧情探索文旅项目‘游园寻梦’”“无边界古建博物馆”“新媒体沉浸式艺术展‘赤子追梦’”“青年戏剧节‘临川新梦’”和“跨媒介演艺‘滚傩神戏’”等创意项目,展现了学生们高涨的创意热情和多彩的创意巧思(历年学生创意项目介绍请点此跳转)。

  

图3 部分学生作业创意海报

通过以上四方面教学,开阔了大学生创意管理的理论视野,增强了学生创意管理的实践感知,培养了学生创意沟通的协调能力和创意团队的管理能力,验证了学生在校园课堂掌握的创意管理知识体系,拓展了学生在乡土课堂开展的创意管理实践领地。

四、创新内容

该人才培养成果实现五大创新:

第一,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实践,在2017-2018和2019-2020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连续两次的资助下,形成熔(Melt)“理论与实践”、溶(Assimilation)“经典与前沿”、融(Integration)“乡土与城市”的三元协同式培养模式。

第二,构建乡土考现学的方法路径和创意管理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方法和能力模型。

第三,摸索“生命体验”创意思维和“知行合一”管理技能相融会的教学规律,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块的组织,紧密配合、环环相扣,训练大学生在文化资源分析、故事原型提取、宏观环境分析、目标市场调研、商业模式构建的理论分析能力及团队管理、项目策划与产品设计等实践创意能力,为学生更快地驾驭创意管理的真实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备。

第四,落实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五育并举育人功能,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专业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道德理想、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想信仰,提高了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能力。

第五,梳理创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前沿实践的学术思考,编撰出版学生的研究成果《创意的逻辑:北京大学创意管理教学成果论文集》(向勇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版),撰写教材《创意管理学》(向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即出,该教材被纳入“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系列规划教材”),出版有关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科研成果《乡村振兴与地方创生》(向勇主编,金城出版社2020年版)和《城乡连接与乡村营造》(向勇主编,金城出版社2020年版),发表多篇有关乡村文创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总结了创意管理的前沿知识,阐释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原理、发生机制和主要模式。

五、应用效果

该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外取得了六项应用效果:

第一,育人体系不断完善,获得同学积极肯定。引入乡村文创实践,将理论授课、专题研究、案例讲述相串联,并转化为项目策划与实际运营,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技能得到训练。课程累计有来自十余个院系专业的159名同学选修,获得了良好的课程评价。

第二,课堂成果不断转化,创意方案屡获奖项。促进创意管理教育在乡村建设实践的实际落实,紧密关注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课程改革,提升教学理念,更新课程内容。选课同学设计创意的项目方案参加各类创意项目路演、文创市集和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现有5个创意项目获得奖项。

第三,社会实践不断深化,实践调研成果颇丰。组织的学生假期田野调查实践团,连续4年获得“北京大学假期社会实践团优秀实践团”荣誉称号;2019年的实践团获评全校第一,并被推荐参评北京市“挑战杯”特别竞赛。针对全国乡土博物馆开展文创调查的系列成果刊登在《中国文化报》。这些社会实践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四,项目经验不断推广,校际交流共筑发展。依托课程平台,发起“北大创扶”公益实践计划,依托四川宣汉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在秦巴扶贫片区持续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先后组织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澳门理工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等国内外高校500多名学生加入到艺术乡建公益活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10多所高校教师先后来到实践基地进行指导。

第五,创新思考不断落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知识传授与乡创实践相化合,组织学生通过主题墙绘、景观营造、文创IP开发、花田教育等形式,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研发系列文创产品,创办花田喜市文创市集,举办大巴山花田艺穗节和白马花田离村展,将四川白马镇毕城村打造成了巴文化文创网红村,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村民脱贫和乡村振兴。白马花田营造社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累计浏览量超过50万;组织各类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帮扶乡村。

第六,社会影响不断增强,获得媒体宣传报道。学界关注与社会认可相和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多次深度报道。CCTV文化十分栏目对课程实践活动进行了两次专题报道。课程实践成果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为主题纳入2021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产生了深远的行业影响。

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