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24年第11期

2024年第11期工作简报

 

北大文产院师生赴越南学术交流与文化考察

 

2024年11月21日-26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带领由北京大学博士生和访问学者组成的考察团,赴越南进行为期六天的学术交流与文化考察。此次考察的主要目标是深入了解越南文化产业的学术发展与行业现状,分享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下的文化政策、理论思想及实践经验,并探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的双向赋能、文化体制改革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等关键议题,为中越两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术交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风采

 

在越南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考察团通过讲座、座谈和研讨等形式,分享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政策框架的相关经验,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交融与互动。

 

11月21日下午,向勇应邀在河内文化大学旅游系和文化管理系作了主题为“从凝视到体验:文旅融合发展的中国经验”的学术讲座。讲座中,向勇详细梳理了凝视理论与体验经济理论的内涵,分析了文旅融合的深刻意义与价值,并结合中国的政策背景,分享了中国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例如,丽江古城、乌镇、横店影视城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融合项目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文旅融合如何在文化产业中激发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向勇指出,文旅融合不仅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中国国家文化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它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

 

11月22日上午,考察团访问了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发展与文化院,向勇作了题为“社会与经济之间:文化改革与产业发展的中国逻辑”的讲座。向勇回顾了中国自21世纪以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文化产业促进法》实施以来,如何在政策层面上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强调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向勇介绍了中国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在与越南学者的互动中,向勇特别谈到中国锚定2035全面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包括国家对文化企业的扶持政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并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化的文化市场,同时注重国家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1月25日上午,向勇在越南国家文化艺术院作了题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中国实践”的学术报告。向勇通过典型案例,阐释了中国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文化产业从“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型。例如,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影视制作、在线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越南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实践表现出浓厚兴趣,特别是数字化文化产业如何在增强文化体验感、提升文化传播力方面发挥作用。

 

11月25日下午,考察团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的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双方就文化产业政策、市场发展模式及中越文化产业合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越南学者表示,越南目前正处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使得中越两国在文化科技融合、跨境电商文化产品交易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11月26日上午,向勇在河内文化大学主办的“新背景下越南文化市场发展”国际会议上,作了主题为“The Power of Creativity: China’s Practice of New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ies Development”的英文演讲。演讲中,向勇分享了中国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并表示中国与越南、韩国等东亚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特别是在文化科技融合和文化内容创意方面。

 

二、文化考察:传统技艺与现代智能的交融之美

 

除了学术交流,考察团还通过实地考察越南的文化产业,深入了解越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实践案例,探索其在全球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发展潜力。

 

11月22日下午,考察团访问了越南最具传统特色的升龙水上木偶剧院,详细调研了水上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商业运营模式及未来规划。水上木偶戏作为越南的国粹艺术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青睐。该剧院每年365天每天上演五场,场场爆满,成为亚洲唯一的全年不间断演出剧院。考察团与剧院管理方就如何提升演出质量、更新演出设备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将加强未来合作。

 

11月24日上午,考察团访问了歌尔智能科技(越南)有限公司,了解了该公司在智能硬件及精密零组件领域的研发成果。歌尔公司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展示了如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通过与科技企业的对接,考察团成员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增长和创新的关键动力。

 

11月24日下午,考察团参访了河内近郊的巴刹陶瓷村,调研了陶瓷博物馆和陶艺体验中心。越南陶瓷产业拥有悠久历史,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陶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成为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考察团就如何将传统陶艺与现代消费市场接轨,如何利用文化旅游等方式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进行了交流。

 

此外,考察团还参访了河内保存最完好的古迹——文庙和国子监,以及越南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长安生态区,探讨如何通过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三、合作展望:为中越文化产业共进共赢搭建桥梁

 

本次赴越南的考察交流活动为中越两国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文化考察,双方不仅增进了对彼此文化产业现状的了解,也探索了未来合作的新路径。特别是在数字文化产业、文旅融合、文化与科技跨界创新等领域,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潜力。

 

随着中越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将有更多机会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合作。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其在学术、科研、政策建议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中越两国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在中越文化产业合作的宏大背景下,本次调研考察活动不仅深化了对越南文化产业现状的理解,也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潜力。未来,随着双方在学术、科技、市场等多个层面的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越文化产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光明的未来。

 

END

供稿:魏西笑 赵铭玮

责任编辑:王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