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21年第7期



 

工作简报

2021年第7期)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1年7月30日

 

77

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2021年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生暑期学校结营

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协办的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生暑期学校于726-29日在线上举行。本届暑期学校以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为主题,汇集了来自海内外知名学者与30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台湾艺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院校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员,共同开启了这趟云端研学之旅。

本期暑期学校以互动课堂、名师讲座、项目策划等方式,由讲座专家及创意导师带领学员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主题自主完成创意策划方案。受邀参与嘉宾包括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方、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副院长薛可、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祝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黄佩、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姚之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王韶菡等。

726日,开营仪式在云上教室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受邀参加了开营仪式并致辞。他首先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向各位学员表示最真挚的欢迎,向全力支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暑期学校的学术专家表示了衷心感谢。他强调,暑期学校是以为文化产业和艺术管理培养并发现学术人才为宗旨的,希望学员们在短暂的学习生活中相互了解,形成学术友谊,在学习的过程中学有所成。

跨媒体艺术研究已由艺术与文化创意领域,广泛延伸至社会和科技层面,涉及艺术与技术、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等多重关系,包含现代科学技术如何重塑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许多深刻问题,主讲嘉宾在每日上午为同学们准备了相应的学术讲座,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这个主题。

726日,丁方以历史文化遗产的转移与创化以丝绸之路古代壁画为例为题,带领学员们走入艺术技术学的大门。讲座以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巴米东大佛天顶壁画复原工程为案例,充分展示了艺术技术学是如何通过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解决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修复、转移、创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案例延伸,讲座最后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科教融合体系,即以东方文艺复兴为引导理念、艺术技术学为学理支撑、情景体验非遗教室为孵化器、文化科技创新为方法路径,通过丝绸之路的古代壁画的研究,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转移与创化问题,最终推进一带一路人类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727日,黄佩以文学文本情感的数据化和可视化初探为主题,向学员们展示了人文、艺术是如何受到计算机发展的影响,并与计算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黄佩指出,计算思维的核心定位是在于构建出一套人脑与电脑在能力上相互介接的框架,开展出一个人机合一、人机共创的新境界,认为数字资料计算有助于更弹性的研究设计与更广泛的议题讨论,数字文化资料的视觉化更适合与人类的视觉信息接受能力,展现出更有力的信息传达效果。她鼓励同学们用心专研,以计算思维释放改变世界的视野与能力,创造前所未有的想象。

之后,向勇以乡土考现学——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的营造策略为主题,又将学员们从计算机的世界引入乡创的大门。他认为考现学是以人们的当代生活为考察对象,旨在描述、记录和收藏与人们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器物、风物、仪式等,具有鲜明的当代性和当下性特征。从村落美学、小镇美学、县域美学、城市美学四个维度,讲座分享了当前文化艺术赋能乡村的具体实践案例,引导同学们在乡土寻常物中获得一种新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感知。最后,向勇强调,乡土不是被城市超越并遗忘的故国家园,不是远方游子用来凭吊和怀念的乡愁意象,其发展模式也不再是带着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艳羡模仿而亦步亦趋的执着追赶,乡土正以独特的乡风文明、现场性认同和场所精神而形成的乡土更加乡土的乡土自信。 

728日的学术讲座以周宪的《跨媒体艺术理论及其实践》开场。他向我们介绍了作为研究方法论的艺术媒介、艺术跨媒介的理论史以及艺术家跨媒介的个案研究,指出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之间的互动是现代主义艺术常见现象,并举例同时涉猎两个艺术领域的双重想象力艺术家,如跨界绘画与文学的克利、毕加索、歌德、雨果等。周宪指出,跨就是越出传统的规范和陈规,融合两种或更多媒介形式。他认为跨媒介艺术研究彰显了艺术媒介交互作用的趋势,将各门艺术置于平等的相互影响的地位,从而促进了艺术研究跨学科性的达成。

数字共生的实践让诸多幻想成为真实,智能学习让更多创意迸发新的灵感。728日的第二场讲座,薛可以数字时代的文创价值和共生为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数字时代为什么在现在能够到来数字时代和文创产业它在理论研究上有一些哪些新的触点它在实践上是如何运用以及这个时代对同学们的要求是什么等问题。讲座启发学员们在思索中加深对数字时代中的文化产业的理解,并激励大家为中国的文创事业和文创研究的发展提供青年力量。

除学术讲座外,暑期学校也以创意管理工作坊及课下助教教学的形式,辅导各小组进行项目选题及方案优化,直至各小组敲定最终项目方案。在为期四天的暑期学校中,30名学员们分为六个小组,分组进行创意方案的设计,并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方案展开讨论。姚之洁、张韶菡以创意管理工作坊导师的身份,对每个小组的项目进行针对性指导,并修改建议。在助教老师的帮助下,小组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合作,积极参与项目创意策划的教学环节,并在729号完成了项目汇报。

第一小组的创意设计方案是《丝路珍奇盒设计——“一带一路沿线博物馆AR文创产品订阅盒设计方案》,学员们通过设计调研发现社会上相关的现有文创产品扁平同质化,虚拟互动性弱,且商业导向的产品娱乐性更强,缺乏深刻文化内涵等问题,以后疫情时代的社交重建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以AR技术应用融合线上线下交互性为设计方向,为开发更优质、功能创新的文创产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创意方案。

第二小的创意设计方案是《时尚新国潮——浚县古城庙会活动策划方案》,以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体验为主要抓手,以浚县子贡的儒商文化——义利、诚信、仁和、乐施作为文化背景,挖掘出在社会上喜闻乐见且具备浚县文化品牌的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对浚县遏云楼、刘亚星故居等多处景点的布景改造,嵌入科技、游戏等元素,将闲置的空间转化为文化体验的承载地,完成了浚县庙会游戏环节的设计,传递了浚县古城的端木遗风。

第三小组的创意策划方案是《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为文旅赋能——大自然审美教育平台「自然之野」》。通过调研,学员们发现自然教育是一种拉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体验模式,是解决自然缺失症迫切需求的有效形式。因此,项目选择了三江汇地区进行案例实践,以自然审美教育相关的体验课程作为产品的核心,以自然+审美教育为路径,以结合数字孪生的体验模式为技术特征,融合多方参与构建使自然生活社区化、独特有趣的规则使自然学习游戏化、丰富的自然审美教育使自然表达艺术化,建立线上UGC平台使自然信息数字化、信息高效和可视使自然体验交互化等体验模式,期望通过这一产品实现亲子寓教于乐、拥抱自然。

第四小组的创意设计方案是《2099 ART AGE艺术平台》。2099表示面向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这个艺术平台是以数字艺术品、装置艺术为核心,为线下商业空间需求者和创作者打造的设计、展示、租售一站式平台,以多媒体艺术作品短期租赁为核心。学员们根据背景调查中发展的装置艺术需求越来越大,展陈周期不长,资源整合过于松散,毕业生新媒体作品展完即抛,展陈机会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一个综合性跨媒介艺术平台,一方面使得架上艺术尤其是多媒体艺术具有互动性质,具有展示租赁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为线下实体提供美学指导,满足他们短期的艺术品租赁需求,并为艺术品的租赁交易提供保障。

到实处,知行合一,第五小组的同学们通过市场分析发现研学旅行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需求后劲可期,但市场销量紧缺的现状,设计了项目《小灰豹研学——“州古城·“家屯同根同源》。产品名称中的寓意的是指该研学是提供给小朋友的服务,进行为期七天的区域主人公互换,选择这两个地点的原因是这两个地区同跟同源。产品核心希望希望引导小朋友从色彩地图地域之声拓印图表美食建交文字留香五感去体验当地人文,从而思考比对与自己家乡的不同。

近年来夜审美经济崛起,国家出台了支持博物馆更加多元开放的政策,第六小组提出的创意方案是《东四胡同博物馆——穿越奇妙夜》,充分利用东四胡同博物馆及周围的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完整、有故事感、可参与、可互动的夜游活动,并孵化出一个适合年轻人夜间游览的艺术文化短途路线。运用绚丽的灯光、惟妙惟肖的影像、搭配完整的穿越近现代的故事性游览轴线,让观众能够在同一个空间内体验不同时段的氛围,为城市的夜间生活注入新的文化和审美活力。

项目汇报后,丁方、祝帅、向勇、姚之洁四位点评导师为各个方案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评选出优秀项目方案《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为文旅赋能——大自然审美教育平台「自然之野」》,并根据各小组投票结果,推选沈忻雨,李寒,吴介舒,陈舒萍,杨志远,张碧涵为今年的优秀营员。

730日,在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举行了跨媒体艺术与数字共生沙龙暨北京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生暑期学校结营仪式。沙龙从数字媒体艺术沉浸性体验与参与性交互的特征着手,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费俊进行跨媒体艺术的应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主题分享,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周庆山针对智能时代背景下跨媒体艺术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对话。学员们以线上形式参与了此次沙龙论坛,不仅收获了有关数字媒体艺术未来发展的思想碰撞和创意灵感,也为暑期学校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任编辑:王韶菡  董子涵           本期执笔:沈继泓 王韶菡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100871

邮箱:ici@pku.edu.cn

电话:010-62757216-616

传真:010-62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