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互联网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沉淀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其包含着代代相传的情感和记忆。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地域限制、文化冲击等客观原因,传统文化发展缓慢。可喜的是,自21世纪初起,非遗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众保护濒危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日渐增加。

非遗传承亟待创新探索

近年来,社会各界齐心弘扬非遗,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各类帮扶,并积极尝试“非遗+演艺”“非遗+美食”“非遗+特色村镇”等多种产业形式。同时,这些努力背后也暴露出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问题。

一方面,对待非遗往往重保护、轻推广,把资源投入“博物馆式”的梳理,而非利用非遗项目中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以助其焕发新的生机。在此情况下,随着原有非遗受众及传承人年龄增长,相关项目在失去观众和承继者后,生命力或将渐渐枯萎。譬如,近来颇受年轻人推崇的“围炉煮茶”便源自云南非遗“火塘烤茶”,若无前者在直播、短视频中的走红,后者或将寂寂无闻下去。

另一方面,大多数非遗从业者将毕生精力投入非遗技艺研习中,并不熟悉其传承项目的经营和推广,因此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譬如,由于缺乏打造差异化爆款的能力,往往一个案例成功后,其他地区争相效仿,以致内容体量骤增而带来同质化问题。以打造“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各地在景点设计及商业逻辑上并未体现差异化,导致全国类似景点“遍地开花”,引起大众审美疲劳,甚至降低对该地文旅产业的整体评价。同时,拥有原生态建筑、非遗技艺等独特优势的部分偏远乡村、小镇却因知名度低等原因,未能有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从业者队伍也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各级传承人年纪大、人数少,各类非遗项目规模也相对较小,经济回报率低,导致传承人、从业者迫于生计压力转行,传承工作青黄不接,遑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由于无力承接文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非遗事业难以转化出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失衡导致愿意学习非遗技艺的青少年寥寥,从业者愈发凋零,进入恶性循环。同时,散落在各省的地方非遗也缺乏有效传播手段,亟待打破地域限制、广泛获得年轻一代的精神认可与消费兴趣。

直播助力非遗传承“活”起来

在此背景下,将目光聚焦于互联网这一适于现代传播的媒介,不失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有力抓手。每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消费方式,充分利用直播等全时、全景传播方式,创造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内容,可以将非遗魅力传递给更多观众。目前,许多非遗从业者选择在直播间推广表演类、手工艺类非遗。查阅公开数据可知,非遗消费在直播间方兴未艾,发展趋势喜人。以抖音平台为例,2022年该平台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获打赏支持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据悉,2022年共有21万人在498家抖音非遗小店领略非遗技艺,“脱脂扒蹄”“手冲功夫姜撞奶”等各地非遗名小吃销量领先。

目前,在直播间获得经济收益开始成为各地非遗传承人、传播者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非遗主播在镜头前介绍自己家乡的野趣野景,通过直播带货、内容引领等助农形式拉近城乡距离,培养当地潜力商家以产业“活水”带动资源向乡村流动,为当地提供商业的线上路径。

灵活利用网络直播助力非遗传承“活”起来,通过电商、打赏等方式促进文旅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2023年2月,江西南昌,毛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徐华荣正在直播制笔过程,并在线销售各类毛笔。

第一,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可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参与网络直播培训,为非遗工作“造血”。目前,诸多优质非遗资源仍在“沉睡”,政府、高校、平台可加强合作,为传承人利用直播推广非遗进行培训,并鼓励其尝试各种形式将当地表演与非遗手工艺转化为经济效益,形成文化传承与增收致富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第二,用好优质文旅垂类主播等“互联网+”人才,服务个性化消费需求。譬如,当地资深导游可兼职主播,开展景点即时导览业务。鼓励相关企业与上述主播人才合作,在线推介城市、景区、地方历史文化,为线下景点获客引流,并利用直播及电商功能开展购票、讲解、引导、答疑等“一条龙”服务。持续利用互联网对最新消费趋势的敏锐度,推出定制型文旅产品,积极响应现代消费者多样化、细分化文旅需求,做到“千城千面”、各有特色。

第三,“线上+线下”开展各地“乡村非遗周”,利用直播展现当地文化魅力。定期开展非遗“直播周”,吸引、鼓励村镇地区的文旅从业者利用直播间全方位展示当地非遗技艺、工艺品,配合举办具有沉浸感的线下文化活动,让非遗通过新媒体“走出去”。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本文原载于《中国网信》2023年第4期

编辑:任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