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21年第6期



 

工作简报

2021年第6期)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1年6月30日

 

6月简报图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乡村共生 艺术在场乡创工作坊

6月6日,在国家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澳门理工学院联合主办的2021“乡村共生与艺术在场”艺术乡建白马乡创工作坊在四川省宣汉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博士后宣汉创新实践基地开幕,本次工作坊由宣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宣汉文化创意发展促进会共同协办。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设计系、雕塑系、版画系本科师生,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广播电视方向硕士研究生、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及项目导师一行23人入驻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乡土考现调研行动。“乡土考现学”关注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以现代性和中国性的时空视域重构中国乡村的乡土想象。工作坊基于对乡土考现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指导参与同学通过地观察法、跟踪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等方式展开乡土调研,以绘图、文字记录、摄影、录音、设计等多种形式完成考现记录与视觉创意作品的创作,在乡野的行走与调研中体悟文化创新与创意营造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形式与具体内涵,探索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机制。

为更好指导营员完成乡土考现调研与创意策划,“乡土考现学”的工作坊以【理论课程学习—实地田野考现—阶段成果总结—在地与离村生成】的四阶段行动模型展开,工作坊线上线下同步开启“乡土考现学:理论与务实”工作坊系列讲座。线上课程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博士后王韶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黄彬彬结合白马毕城村的实际情况,对乡土考现学的内涵与运用进行了探讨,指导工作坊参与同学以考现学的视角对白马的“风、物、人、习”开展调研准备工作。奇村文创创办人兼大南坡社区营造顾问陈奇则分享了自己在修武县大南坡村活化当地村民自组织地方剧团的经验,与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以实际案例指导同学们开展乡土考现行动。

线下课程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向勇、澳门理工学院副教授温国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院刘悦笛、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郭羿承、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教授温雯作为主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论述文化创意产业介入乡村营建的可能性,分享艺术乡建的田野方法论实践相关经验,探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刘悦笛在授课中以“乡村振兴与小镇美学”为题,探讨了什么是美好生活的问题,认为要为中国小镇树立一个生活美学的标准,即为乡村塑美形、为生活铸美魂。郭羿承在课程中倡导同学们以生活艺术体验的方式进行“美学散步”式的田野调研。向勇课程中总结艺术创生的核心要义在于营造传统村落的现代生活美学,通过推动村落文化生活方式的重建,进而激活小镇美学和村落美学的创意资本,培育乡村文创产业,助推村落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博士后宣汉创新实践基地自2020年7月落地四川省宣汉县,作为北京大学青年英才结合地方资源禀赋进行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科研工作站,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指导下落地了诸多艺术介入与创意营造项目,促进了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与文化创意的创新发展,在激活宣汉区域文化资源,助推宣汉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本次艺术乡建白马乡创工作坊成果,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博士后宣汉创新实践基将进一步推进创意策划方案在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的具体落地,以艺术介入激活作为乡愁记忆载体的文化资源,通过成乡土创意资本的转化和乡村文创的创意营造,促进特色乡村经济的可持续生成。

责任编辑:王韶菡  董子涵            本期执笔:黄彬彬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100871

邮箱:ici@pku.edu.cn

电话:010-62757216-616

传真:010-62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