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20年第11期



 

工作简报

2020年第11期)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011月30日

 

 

乡创书白马:城乡连接与乡村营造》顺利出版

 

2020年12月,《白马:城乡连接与乡村营造》一书由金城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向勇教授和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主任王昀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兰州文理学院创意乡村研究中心、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担任本书的学术支持机构。本书辑录了2020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文旅融合与城乡协同主题论坛的精彩嘉宾发言,以及相关专家的科研成果和青年学者的学术思考。该书刊以复兴乡村美学、重建乡村人文伦理为目标,旨在通过系统思考、理性观察和持久实验的方式,重构乡土美学的时代价值,守护历史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和地方再生,打造中国乡创的学术家园。

从这个宗旨出发,本书共汇集到了31篇相关主题文章,分别组成了创新-乡望创业-乡味创生-乡情创意-乡音创造-乡语五个版块,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城乡连接,探索地方创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用丰富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目前我国乡村营造的大量经验与成果,这些案例包括宣汉白马花田间,安徽碧山计划,景迈山翁基寨,蒲江国际明月村,苏州东山西巷村,无锡拾房村,丽水古堰画乡,盐城鹤影里,洛阳甘泉村,濮阳范县韩徐庄,黔东南雷山计划,潍坊牟家院乡村戏剧节,邯郸市邯山区、云南乐居村、大墨雨村、季官村等等,读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阅读和研究,可以看到各地方政府、专家学者、企业在乡村营造上所做出的可贵的努力。

第一章创新——乡望以花建研究员对大城市群消费升级竞争的讨论为起点,逐渐聚焦乡村文旅与城乡文化互动,以多学科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魏鹏举教授、李林教授及各位青年学者对于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逻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的解读与讨论。第二章创业乡味是本书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章,其中共包含了16篇学术论文与两篇主题对话。依照内容与关注点,本章的学术论文可以分作两个部分:前九篇与第十四篇到第十六篇关注乡村文化资本的创造性转化,并结合政策背景与艺术理论,对现有案例进行了解构与讨论,这部分不仅引入了十余个国内乡创案例,也简要介绍了欧洲的乡村旅游经验,企图以本土与国际两个视角拆解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中间的第十篇到第十二篇则侧重于对现有文化研究理论的解读与辨析,并从本土化的视角出发,对如画文化记忆文化表征以及空间生产等概念与理论在乡村文旅中表现与应用进行了梳理,本章最后的两组主题对话将讨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促使读者从科技融合和产学结合的视角思考乡村建设;第三章创生——乡情转向了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和乡村文创事业中有关乡村治理和共识社区的研究;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重点解析了碧山计划白马花田间向家院子的建设,并以此为例展示了艺术乡建的特点及其在振兴乡村中的巨大潜力。

 “‘白马既是一个乡镇地名,也是一个乡建意象。是一个隐秘的四川巴山秘境的森林小镇,也是一个全球乡创人士的共有家园。是一方质朴达观的桃源水土,也是一处引领潮流的乡创原乡乡村曾是人类诞生的起源点,也是人类生命的回归地。在白马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从乡村出发,我们也将回到乡村,本书主编向勇教授如是说。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展示了我国乡村营造的实践经验与前沿成果,继而从人-文-地-景-产的乡村核心要素出发,建设性的提出了创造-创意-创新-创业-创生五元共生的乡创模式。同时,书中涉及的四川白马毕城、成都明月,安徽碧山,云南景迈山翁基寨、丽水古堰,江苏苏州东山西巷、无锡拾房、盐城鹤影里,贵州黔东南雷山,山东潍坊牟家院,河南洛阳甘泉、濮阳范县韩徐庄,河北邯郸邯山区等地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国各地开展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支持和智慧启发。

责任编辑闫小青              本期执笔:王韶菡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  100871

邮箱:ici@pku.edu.cn

电话:010-62757216-616

传真:010-62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