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23年第3期



工作简报

2023年第3期)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

202331


IMG_256 

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顺利开幕

 

2023年3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参与协办的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于焦作市修武县正式开幕。会程为期三天,共设八场主题论坛与特色活动。大会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焦作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主办,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共修武县委、修武县人民政府、清芬创新(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北京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吴必虎出席大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陈贵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四级调研员刘立京,自然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姚丽,国家开发银行行业四部资深经理林门福,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黄东升,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军,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编辑、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总经理助理缑琛洋,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程宝成,修武县中共县委副书记、县长魏松,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委会会长向勇,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委会首席专家胡钰,河南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广新等受邀出席。
来自河南省教育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文化和旅游厅等省直部门领导干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工商银行有关分支机构的干部代表;来自河南省十八地市及所辖县区有关部门,和江西、广东、贵州、河北等其他省份受邀县市区的领导干部代表,及众多持续关注乡建乡创领域的智库专家、产业代表、河南省首批文产特派员、资深媒体人到场参会。
大会核心环节,多位领导专家受邀致辞与发言,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及河南省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为核心的乡创实践,做出了阐释与寄语。缪沐阳表示,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功能作用,在2022年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的基础上,今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计划通过推动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在试点地区率先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印发全国试点县市区遴选计划通知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实践案例涌现。他指出,进一步扎实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切实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充分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空间,打造新型文旅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入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黄东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为我省学习前沿理论的他山之石,明确努力方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河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乡村振兴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牵引,以构建河南省乡创生态圈为目标,全面铺开‘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与其他重点工程一体推进,努力走出一条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
胡钰强调,乡村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升乡村的人文价值,从而增强乡村的发展新动能。在新一轮乡村的振兴阶段,“文化产业是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带动性要素,要发挥的是引领性作用”,他对《意见》提出的“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原则阐释道。围绕从“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到“增强乡村发展新动能”的转化过程,胡钰提出了三个核心关键词——老文脉、新人脉、新动能。“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文脉”,通过乡创工作重新发现中国乡村人文资源,激活乡村文化,展现乡村独特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乡村。“新人脉”则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原则的实际呈现——帮助原乡人找回自豪感,促使返乡人投资家乡的发展,吸引新乡人投身乡村的振兴。而人才、产业、金融、土地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是乡村增强新动能的保障。
向勇以“迈向乡村振兴共同体——社会组织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和行动”为题,阐述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责任。在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可通过文遗乡建、文教乡建、艺术乡建和文创乡建等四方面工作,起到对乡村文化资源和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指出,2022年,专委会以《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的要求为引领,搭建“乡创中国”宣传平台,推进诸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活动的举办,并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协助推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在部分省市的试点工作。目前,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的试点工作已在河南、江西、广东等多地顺利开展。
向勇表示,2023年,专委会将强化“乡创中国”品牌建设,扩大社会影响;进一步协调整合专委会会员多年积累的矩阵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创新和标杆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助力“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的落地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开展,构建“全国乡创服务平台—省市乡创赋能中心—县区乡创学院”乡创生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围绕“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完善相关的人才标准制订,开展“乡村规划师”“乡村营造师”“乡村运营师”的人才培养,不断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助力实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围绕河南省落地试点“文产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实践,殷秩松分享了行动中的思考,“‘文产特派员’制度是整个乡创实践中核心的以人才战略为主线的制度创新”,是一种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为主力,有像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这样中间社会组织支持,用政策保护“热爱”的,将自上而下的引导扶持与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两相融合的乡创实践。“文产特派员”除了盘活资源、带动产业发展外,还需要“参与到乡村的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文化引领当中,参与到新老农人的社区营造当中”。这项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新时代新农村的新的社会治理体系,根本性解决城乡融合问题。
“文产特派员”与在地政府协同合作,成为带动文化、资本、产业下乡,活化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乡村优秀文化,焕发乡村内生动力的中坚力量。大会聚集河南省首批“文产特派员”座谈,由这些乡村的首席运营官们分享各自在特派项目上的计划和进展,交流探讨乡创实践中的难点和亮点,共同总结可供复制的经验。
此外,大会设置系列沙龙、刘天池表演工坊“耕种剧场”戏剧共创、观摩调研以及特派团队“北辰青年”主持的青年探访乡村主题展示活动。其中,向勇作为主持人,及吴必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俞坚、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天祥、重庆大学教授王立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沙垚、清华大学副教授邬东璠、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刘亚辉等作为嘉宾参加了乡村智库与社会动员主题沙龙,邀请携程、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平台相关业务负责人参加平台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主题沙龙,邀请安哲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王求安、佰城乡创创始人张松江、云上院子创始人彭志华等专家参与民宿赋能乡村振兴的探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积极助力“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推广落地,在乡创理论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乡创社会实践等多个层面也持续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希望让祖国大地上的更多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年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作为国家文化智库,先后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委托课题研究近五十项,依托二十余年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咨询的实践经验,提出“文化连接”“创意赋能”“价值共生”的乡创理念及多项学术成果,并推进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课程教学,融合乡土考现等多元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于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乡村场景创意营造和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等,培养乡村规划师、营造师、运营师后备人才。发挥北京大学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组织北京大学的学生和访问学者,立足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江西省抚州金溪游垫古村、甘肃省敦煌市月牙泉村等多地务实开展社会服务,促进项目试点乡村营造计划实施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为新时代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孟繁一、任丽                                      本期执笔:张艺璇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100871

邮箱:ici@pku.edu.cn

电话:010-62767249

传真:010-62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