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文产院工作简报2018年第6期


18年6月.jpg 

 

《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2017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出版发行


2018年5月,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教授、中华文化交流协会(澳门) 理事长崔世平先生和澳门理工学院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主任徐秀菊教授担任联合主编的《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2017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研究报告作为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7ZDA043)的阶段性成果,由境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论坛发言、专题研究和学术论文集合而成,内容涵盖文化产业理论、社区经济、一区一品、公共创意、人工智能、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企业管理和文化产业案例等领域。

本研究报告的主题为“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旨在以澳门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为根本,以创新发展为理念,社区经济建设为途径,挖掘本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探讨如何活化及开拓新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经济。研究报告第一部分为专题报告,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产业基金发布的2016-2017年文化产业基金资助工作报告;第二部分为论坛集萃,分别以“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公共创意与人工智能”和 “社区资源与一区一品”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来自东京、北京、上海、安徽、台湾和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以独特的文化创意视角,结合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的主题,围绕社区资源与一区一品、公共创意与人工智能等议题,审视澳门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美术学院俞坚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黄铁军教授、中文在线常务副总裁谢广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社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组组长高开贤、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创立人及董事长廖嘉展、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澳门劳工子弟学校校长郑杰钊、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院长林玉凤等专家学者,针对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发表了精辟见解;第三部分为研究论文,邀请了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青年学子围绕澳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内容涉及创意产品、品牌战略、社区融合、智能影响传播、旅游资源利用、电影文化资源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等,展现了年轻学者们的深入思考。

文化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有利于挖掘并传承社区本土文化,提升文化品质,重塑社区形象,使文化与资源有效融合的功用。社区经济植根于社区,透过营造让民众对社区产生共识,愿意对社区投入更多心力,使社区具有经济性的维生能力。本研究报告结集了众多参与者的智慧结晶,对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的相关议题进行了论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俞坚教授指出,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具有“造乡运动”特色的“社区营造”,经过不断的发展演进,已成为日本解决社区发展问题的主要方式。日本的社区营造是以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的居民为主体,以集体行动来处理共同面对的社区生活问题,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和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实现传统社区的再生。1991年,我国台湾地区邀请日本千叶大学宫崎清教授传授“造乡运动”的发展经验,随即在全台湾展开了一场以文化为主旨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是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和目标,籍着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经由社区的自主能力,使各地方社区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如此因社区民众的自主与参与,使生活空间获得美化,生活品质获得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再行复兴,进而促使社区活力再现。如此全面性、整体性的规划与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

发掘社区产业特色是建设永续社区的必然。社区的建设容易将眼光禁锢在社区‘小’的方面,把它单纯的看作是一个行政区域、居民成员或者居住环境等等。然而,社区却是一个‘大’舞台,是整个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社会结构转化到人们行为的桥梁。唯有复兴了在地经济,才有可能创作出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才能留住年轻人,社区营造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居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对于我们在谈论的社区营造或是艺术村的建立,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村民、游客和艺术家重新再连接起来的问题”。廖嘉展理事长以两个实际案例分享了台湾社区营造带给澳门社区经济发展的启示,认为“一个地方不止是一品,而是一个地方集体意识的总体表现。地方资源与地方发展意愿,正是地方识别与特色产业发展的根本,以此为引导,来进行跨域社群的共同治理,则会使地方的特色产业发展有了加成的效益,这也是‘桃米青蛙村’与‘埔里蝴蝶镇’成功背后的‘奥秘’。澳门的社区经济发展,不止要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还要探寻怎么样让社区的自我认同成为一种大家集体价值的共识,有了这种共识,文创产品和产业发展才更具有加值的效益,才能在发展地方经济、再现地方价值的同时,唤起居民文化自觉,重塑居民自信精神,彰显人生价值,提升幸福指数,实现人与环境的双赢。”

向勇教授提出,社区经济是澳门文创发展在空间层面转型突破的新阶段。社区经济的核心是社区场景的构建。一般来说,社区场景包括共享的价值观、多元的故事性和感知的体验性。其中,价值观是社区经济的核心,是社区营造的精神高地;故事性是社区经济的载体,是社区营造的价值内核;体验性是社区经济的表征,是社区营造的实现手段。在澳门推动人工智能与社区营造,就是以社区为载体,实现人工智能的生命连接和价值赋能,实现社区经济的综合效益。澳门要发展人工智能与社区经济,就需要澳门特区政府运用合理的宏观规划和合适的政策治理,去创造适宜的土壤、阳光、水分和空气。正如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彦宏先生所说,“互联网+”之后是”人工智能”,那些人工智能驱动的新经济需要实现,就需要有确保数据获得的渠道畅通、开放共享的工具平台、产品孵化的市场机制、持续升级的应用研究和人才辈出的教育体系等一系列基础条件。澳门为了发展人工智能驱动型的社区经济,也需要制定有利于培育这些发展元素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行动。

黄铁军教授针对人工智能发表了专业见解,认为现有的人工智能均为弱人工智能,文化产业中运用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也是如此。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相比,能够实现人类的全部心智,具有自适应性。人工智能六十年来实现智能的四种途径都有各自的局限,尚无法实现强人工智能。要实现强人工智能,需要放下“制造智能须先理解智能”的迷思,而要以生物大脑为参照,制造结构仿脑、功能类脑、性能超脑的仿真大脑。基于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科技发展的速度预期,制造仿真大脑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十到三十年实现,对仿真大脑进行训练就可能涌现出强人工智能,人类社会将进入超越自身智慧的强人工智能时代。强人工智能将颠覆文化产业中的内容生产等一系列核心领域,文化产业也将随之发生根本性巨变。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中,他总结出实现强人工智能的四种方式,提出跳出传统思维的窠臼,就会发现通向强人工智能还有一条“新”路线——构建类脑神经计算机——“仿真主义”。

随着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对机器的依赖及需求有增无减。为了从狭义的人工智能走向通用人工智能乃至强人工智能,人机协作是必经之路”。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提出了人机协作的主要模式,并以澳门科学馆为例,对未来人机协作的应用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正如向勇教授认为,人类社会的变革都是人推动的变革,即便我们即将身处的那个伟大的智能时代,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将被记录、被数据化,被分析、被数字化,被计算、被智能化,但智能社会、创意生活与社区经济,这些美好的语词,已经不是一个字面意义的修辞,而是一种生活意义的实践,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人类自身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存在。这是人类进步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所在。

徐秀菊教授指出,“回顾2017年澳门文创产业的发展,‘社区’相关概念和议题已渐受到重视。欣见更多研究者加入思考与对话,寻找出最适合澳门的社区文创和经济策略。”本研究报告也是秉持相同的态度,期望藉着借鉴海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为澳门文化产业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思路注入新的动力。正如崔世平先生提到,澳门文化产业论坛及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每年设定不同主题,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及业界翘楚来澳,分享文化产业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共同探讨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向”,希望此书既网罗外地先进发展思维,也能够汇聚本地业界的智慧,希望为澳门相关领域同侪的研究工作或文化产业业界发展提供优质的参考素材。

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已经连续出版三年,寄望以文化和创意的视角,审视澳门城市中潜在的文化价值,发掘澳门独有的文化,推动文化新经济的新发展。切合时机之所需,聚焦澳门本地文化资源、地缘优势,发展城市及文化产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葡语国家、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建立区域合作,使澳门政府、学界和业界能从这些研究成果中获得启发,为澳门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闫小青                              本期执笔:赵凯欣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100871

邮箱:ici@pku.edu.cn

电话:010-62757216-616

传真:010-6275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