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处处是平常”美学散步文化沙龙顺利召开

2015620日,风雅处处是平常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举行。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扬之水。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文联、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来自中国文化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编辑记者等近三十位嘉宾出席沙龙。

在名为风雅处处是平常的主题演讲中,扬之水以宋代文物、诗词、文献、图像等相互映证为法,通过展现其宋代名物研究成果,试图恢复宋代士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继而超越器物层面,阐明宋人审美的特性。

在交流环节中,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鸣教授指出,扬之水呈现出两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其一,宋代文人具有显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们在审美方面,乃至整个宋代文化精神层面,都起到引领作用;其二,宋人寓意于物而非留意于物(苏东坡),这种超越性精神使得宋代既有丰富至盛的物质文明,亦有风雅至极的精神文明。

文化学者孟晖举扬之水对于香的研究为例,指出扬之水的研究看似只触及物、实物、实际之物,但事实上已发掘出中国迥别于其它文明的美学传统,因而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特质。

中国传媒大学仲呈祥教授认为扬之水的研究恰证明,学术研究应该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国情等出发。在此基础上,学术研究应该发扬代表本民族最高水平的审美思想,以期对社会审美风尚、审美风气产生影响,引导其走向高远的境界。
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基本结构进行比较,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教授指出,中国古代士人,乃至现当代的画家、艺术家、知识分子经常将物,尤其是古雅器物作为其精神承载物,其因在于他们在物的历史中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绝非占有式的,他们将主观的意义赋予物,使得物直接构成他们精神生活的空间,于是他们自我存在的价值无需向外找寻,而是栖于现实人生之中。潘公凯教授认为,就地位作用而言,中国文化这种心灵安顿的方法及审美精神的特质可对应于西方社会的宗教,它将会是未来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能够给世界所作出的贡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一方面从扬之水介绍的宋代文人日常生活设计与其诗意显现的相互关系出发,指出宋人在物品中观察到的正是其中所凝聚的生活的妙处,而这正是自庄子始的中国传统美学的观妙命题;另一方面,他认为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历来重视心灵的闪光,也是符合中国这一美学传统的。只有始终重视心灵精神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回应现代社会、当代文明、互联网+时代的种种精神危机和道德沦丧。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松教授赞同此前嘉宾就宋人何以玩物而不丧志的讨论,他补充称,从考古的角度看,宋代恰恰是目前能找到系统视觉材料的最早的朝代。因此,通过视觉材料重新解读宋代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在学术层面使得历史研究、视觉文化研究等更为扎实,而且借由视觉材料,我们亦能够建立细致、真实、高远的历史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刘成纪教授指出,儒家赋予器物以人的德性象征的地位,而道家亦认为具体的器具之中可以形成意义,在这两种思想的作用下,中国古代士人提倡首先应博物,继而至道德再至审美。因此,从魏晋咏物诗到唐代中期乃至宋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文学、社会现象的脉络体现了中国士人对于器物审美的提升和对于诗意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中国人开启了物本身的哲学意义空间。
此次沙龙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顾春芳教授主持。最后,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叶朗先生作了最后总结,他认为扬之水的演讲引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即中国文人如何营造他自身的精神空间,并在这一空间之中确定其自身的存在;在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中国文人究竟起到了何种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文明修养,中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审美追求,比如说宋代都市平民的生活,民众能在感性的欢乐之中追求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品味和美感的世界。学术研究应当发现、照亮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这些高尚精神追求,并借此在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潮流中,纠正鄙陋、庸俗的趣味。叶朗指出,扬之水的研究将物质和诗歌融合在一起,她对于物的考证不仅复原古代生活场景,更呈现出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中国艺术是最心灵化的艺术,只有观照心灵层面的研究方法才是有价值的研究艺术的方法,而扬之水的研究正是这样一种研究。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古筝演奏家常静、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二胡演奏家杨雪、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蒋镆潼在沙龙期间合奏了《春江花月夜》,并即兴作《长相思》、《二泉映月》、《阳春白雪》等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