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IMG_256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北京大学近日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表示,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战略部署,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以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更在于每一位文化从业者的行动与担当。孙庆伟谈道,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自信自强的姿态汲取文化强国建设的智慧源泉,不断拓展创新思路,为更好地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长卷提供更多真知灼见。在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中心论”,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既是文化自信的重大实践,也是文化自信的充分彰显。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看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巨大需求、党和政府的支持推动,是当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要在思想认识、价值导向、政策支持、责任担当上,深入实际了解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各市场经营主体的意愿,结合党和国家文化战略精准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提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作用,把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刘玉珠认为,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要满足内需,更要立足全球市场,研究国际市场表达方式和消费习惯,制定国际化引导政策,大胆放宽创造空间,激发市场自主活力。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党的二十大也首次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写入报告。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认为,数字化是一个对所有人开放的重新诠释、重新组合的文化进程,非常有利于文化的创造、创新。刘玉珠表示,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科技进步深度改变了文化产业的供需关系和价值链,带来了新业态以及商业模式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数字出版、互联网搜索服务、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0841亿元,比2021年同期增长3.9%,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5个百分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表示,对于未知大于已知的文化新业态、娱乐新样式,我们要采取包容审慎态度,积极鼓励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也要严守安全底线,对触及红线的行业采取严厉监管措施。在未来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中,可从注重前置审批走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认为,虽然我国的文化新业态在近年来增势较好,但文化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依然不足,需要进一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在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少峰看来,文化产业发展经历了传媒型、互联网型、“元宇宙”型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元宇宙文化产业不仅是人文沉浸式和技术沉浸式的融合,也是线上内容与线下体验的融合。元宇宙文化产业必须与人民群众娱乐、教育、就业等方面需求相关的一些业态领域相结合,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扩散性和边界的模糊性,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也较为复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表示,就学科归属来看,文化产业学跨越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过多年发展,文化产业学从文化学、艺术学、经济学等传统单一学科领域的局部探索,转向以“价值评估”“创意管理”“艺术授权”“故事驱动”“符号生产”“审美治理”等整合性的原理突破和学理贯通,构建起知识协同与理论创新的学术新高地。我们要坚持文化至上、坚持中国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义利和合,推动新时代文化产业学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范周看来,文化产业学具有实践应用性。未来需要解决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创新人才评价标准,这有助于文化产业智库人才结构的多元化。缪沐阳建议,探索文化产业人才新型培养模式,高校应以解决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问题的胜任能力为导向,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积极与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共同搭建文化产业新型创新创业载体,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造活力的新型文化产业人才。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8日的文章。)

编辑:任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