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新媒旧美,古今相会话升平——“游园听梦”北京大学光影科技艺术展举行



中国文化报:新媒旧美,古今相会话升平——“游园听梦”北京大学光影科技艺术展举行

2019-10-21

本端融媒体记者  肖维波  文/图

 

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文化产业研究院、海外传播办公室共同主办,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协办的“游园听梦”北京大学光影科技艺术展,10月19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展。

 

本次展览以“游、园、听、梦”四字为主题,邀请李维、谢沂格、资翔、曹原、李雨彤等10位新近活跃的青年新媒体艺术家,从自然物象、皇家珍宝、书法画作、昆曲表演和非遗手作中萃取创作元素,通过手绘修复、多媒体成像、人脸识别、光雕投影和传感互动等数字技术和创意巧思的《畅春境界》《畅春四季》《游·园》《戏·乐》等12件作品,将燕园所在地——原清乾隆时期畅春园的山水、建筑、人物等进行数字化沉浸式表达和演绎,将中国传统美学意境用数字新媒体等现代手法予以呈现,为观众们阐释了“传统、艺术、科技、未来”的国际融合理念。
 

开幕式上,知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周好璐精彩演绎的昆曲传统名剧《牡丹亭·游园》与以数字新媒体光影形式表达荷塘四季生动变幻的作品《四季时韵》相得益彰,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知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周好璐精彩演绎的昆曲传统名剧《牡丹亭·游园》与以数字新媒体光影作品《四季时韵》相得益彰。 (肖维波摄)

 

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游园听梦”策展人向勇介绍,《四季时韵》提取了国画大家张大千《荷》系列作品中的水塘元素,并进行数字化创意开发,营造出水塘中荷花、鱼虾等生物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季中“春·水”“夏·水”“秋·水”“冬·水”与水之四韵充分呼应。现场观众可以和水塘中各生物进行互动体验,体现了四季水的韵律与灵动。

 

展览从全息感知、寓意四时皆春的畅春园开始,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呈现了特定空间内的艺术氛围。《舞动麒麟》通过光影对舞狮形象进行“潮玩”改编,复活了非遗文化精粹;《三山五园》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邀请观众一起进入三山五园的美好景色之中,跟随乾隆皇帝一起共赏皇家园林,人在画中游;《字在中国》通过多媒体互动的呈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由自然的书写到中华书法的演变过程再到中华精品字库工程的过程,最后展现出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及9879个汉字字表,把观众带入汉字营造的空间氛围,一起感受汉字之美和中华传统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现场,很多小观众被《鸭戏图》中游弋的鸭子、鸳鸯、鹭鸶等吸引,不停地向家长提问“为什么画面会动,鸭子活灵活现……”一位家长一边看着作品介绍一边耐心给孩子讲解:“这件作品把明代花鸟画家陈洪绶的《荷花鸳鸯图轴》和明代吕纪的《秋鹭芙蓉图》等多幅古代与鸭有关的花鸟画中的形象提炼出来,通过科技的巧妙结合方式,不仅呈现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自然之趣,也是艺术家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生活的一次尝试。”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叶静漪表示,本次“游园听梦”光影科技艺术展作为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创新活动之一,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视听效果极大丰富了观众的参与程度,为古老的昆曲艺术带来全新的面貌。她说:“展览将为北京大学增添国际化视角下民族的色彩、多元的声音,鼓励所有人为着美好未来而行动。”

   

据悉,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起始于2004年,历经十六载,现已成为北京大学一项丰富校园文化、展示学生国际化风采的年度盛事。本届国际文化节以“世界无界、未来已来”为主题,分为“经典活动”“创新活动”“系列活动”三大板块,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中外学生提供多元双向的交流平台。

 

文旅中国客户端原创 责编:谈冕